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
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政策聚焦的新兴产业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通过详细梳理发现,截至目前,已有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浙江、安徽、吉林、贵州等20个省市,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措施。
业内认为,中央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,已陆续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。随着各地更为具体的措施亮相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,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。
这不仅有助于中央层面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快速落地,还能促进产业加速应用,更快和汽车、医疗、物流、制造业等关键产业融合。
出于对产业的高度重视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较早。
2015年7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积极推动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首次提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,并将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;2016年3月,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被写入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标签:
相关阅读

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当选消费品论坛全球董事

不感兴趣

凯度品牌榜:蒙牛品牌价值提升15% 增速居中国乳业第一

不感兴趣

新乳业携手新材料“小巨人”恩捷股份,内外融合撬动乳业绿色“焕新”

不感兴趣

踏遍中国原始而隐秘的净土 17年寻菌路只为国人,它是怎么做到的?

不感兴趣

蒙牛与茅台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开创品类跨界创新典范

不感兴趣

星展银行(香港)与华润微电子签订ESG挂钩贷款为中国微电子工业订立绿化基准

不感兴趣

“国家队”担当!蒙牛ESG指数位列乳品行业第一

不感兴趣

A股收盘:三大指数跌超5%,沪指跌破3000点并创新低,超4600只股下跌

不感兴趣

3米长眼镜蛇钻进汽车引擎盖被卡住 消防员合力助其脱困

不感兴趣

泰国免核酸向全球游客开放:酒旅搜索升温,专家建议安全第一

不感兴趣
暂无更多
正在努力加载